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不负如来不负卿(新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罗什当众吞针,让长安僧众心悦诚服,终于渡过了信任危机。两名僧人在罗什恳求下被释放了,面带愧色向罗什起誓:日后定一心奉佛,不敢有半点亵渎。

    四月中旬,我们启程回到草堂寺。除了罗什新收的弟子,还有三位无处可去的女子。只有在我们的庇护下,赫连勃勃才不敢动初蕊。一行人浩浩荡荡向逍遥园进发,用了一整天时间,傍晚才到草堂寺。

    罗什每天去寺里组织译经,忙得昏天黑地,每晚回来时都现出满脸的疲惫之色,那是调动记忆力背诵太久的缘故。

    现代人生活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空间,想要什么资料只需动动手指分分钟的事,很难理解一千多年前的人们为了获取一部佛经有多么艰难。

    古代印度没有印刷术,佛经抄写在一种叫做贝多罗树的叶片上。数十章叠在一起打两个孔,以细绳串住,再加两块长木板一前一后牢牢夹住。贝多罗树叶需经过异常繁琐的工序制作,故而贝叶经极其昂贵,印度僧侣也只能有一两部经书,平时都是将之高高供奉。教授弟子靠口口相传,师父背诵出来,讲解给弟子听,然后全凭弟子的记忆。贝叶经则用以代代传承,轻易绝不示人。

    最要命的是,天竺文字被视为神圣,为婆罗门所垄断,经书不可随便抄写,更不能买卖。虽然佛陀一再强调抄经文是功德,但在种姓制度森严的印度,传统观念仍是牢不可破。许多寺中经书只有一部,供奉秘藏,一旦遭遇火灾兵劫就灭失了。所以佛教在起源地印度几近湮灭,这也是原因之一。而在中原大地,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抄写经文,存世极多,故而历代数次法难都无法灭尽经书。这才是文化传承的正确方式。

    这些宝贵的经书很难带出印度,藉由那些意志顽强的天竺僧人、西域僧人、还有西行求法的汉僧,将之一点点传到遥远的中原,前后经历了上千年时间,方才让浩如烟海的佛典在中原大地得以传承下去。

    罗什因父子两代身份高贵,他又在天竺游学六年,收藏了不少这个时代极其珍惜的梵文佛典。可是贝叶经和书卷太过沉重,吕光为了行军方便不允许我们携带太多行李,罗什从龟兹带出来的也只是最重要的十多部。经历凉州那么多灾难,又丢失了部分。数量众多的经文没有典籍,译经时只能靠罗什非凡的记忆力背诵出来。每天这样大量消耗脑力,他又怎会不劳累?

    他毕竟是年过五十,如此殚精竭虑身体怎能吃得消?我心疼万分却又无计可施,本想劝他,可依他的脾性又怎会偷懒歇息。正为此犯愁,一天晚上罗什兴奋地告诉我:将会有一位非常得力的天竺僧人前来帮他,还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典籍。

    看他那么开心,我也跟着高兴:“是谁?叫什么名字?”

    “梵文名叫佛驮跋陀罗,比罗什年轻几岁。他是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人,精于禅修。陛下觉得太难记,便为他起了个汉文名叫觉贤。”

    我愣住了,佛驮跋陀罗,汉文名觉贤,这人我知道。他初时与罗什交好,却因两人学风不同,师承渊源各异,渐渐产生分歧。一山不容二虎,两人最后分道扬镳。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