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头条记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忍动但想着采访,萧寒还是缓缓挪动身体下床,再进洗手间冲了个澡。

    他拿起手机轻手轻脚到外间,拨通潘洋崎电话,本以为他还在睡,但很惊奇他已经在楼下茶室等了。

    再回到卧室间,他从自己包里掏出采访本与笔,准备走扭头看千夏醒了,正眨着眼睛看他,于是笑了笑:“你再睡会,我去采访个事情,一会就回来。”

    说完他指了指房间的吧台:“那地方啥吃的也有,不想吃这些你就点餐让送到房间就是。”

    千夏揉揉眼睛:“哥,你去忙正事吧,不用管我了。”

    出房间下电梯,萧寒问了下大堂,一个礼宾小姐含笑把他领到了茶室门口,并替他敲门。

    萧寒进去发现在座除了潘洋崎还有两个男人,长相都很凶狠,其中一个年龄跟他差不多的脸上有道疤,自眼角到到耳朵,有些怕人。

    潘洋崎站起来介绍说:“这就是萧寒,咱北龙省最牛逼的记者,我刚给你们说了,《非典日记》就是他写的!”

    俩人赶忙站起来,萧寒上前握手,都是很粗大的手掌,萧寒农村长大,知道这样带茧子的手都是干过重活的。

    坐下喝杯茶,萧寒递过去烟,都是双手毕恭毕敬接过,萧寒明白这样相貌的人最讲义气,于是就开始大声大气的说话,偶尔一两句粗话也像模像样。

    潘洋崎很惊讶,他心目中的萧寒是博学秀才,怎么瞬间就变成了江湖豪杰,随即就想通了:记者如果不能入乡随俗,采访肯定不会接地气。

    其实,萧寒是想起了《水浒传》,他觉着要想人家给你掏心窝子,得感觉你值得,是同类。但这一次萧寒想错了,潘洋崎把自己在当地的两个煤矿采煤都交给了这俩人,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所以他交代过后,萧寒问什么都会得到答案。

    这就是潘洋崎的高明之处,说穿了这俩人就是包工头,雇人下煤窑,按日工资或者采挖量付费,潘洋崎只管每天派人去称重,挖出多少煤,每吨给这两人多少工钱。

    这里面的利润非常丰厚,但这不是萧寒要采访的,他随即就掏出采访本,按照自己拟定的采访提纲开始提问,间或也跟着骂几句脏话,递过去烟。

    潘洋崎期间出去了,他已经安排当地的负责人,即日起开始只挖不卖,煤矿场地放不下,就租场地,反正把挖出来的煤囤积起来就是。

    这是一个有风险的举动,因为煤炭价格变化很大,当前还是采暖期,价格不错,过一个月北龙的暖气就全停了,到时候煤炭价格惯例是下降。

    他相信萧寒,他的煤标号都很高,但这几年卖不出好价钱,就是因为当地的各种掺假煤搞得没人敢来。萧寒说他的报道出来后会引起各方关注,很快就会打假整理市场,到时候他的煤只要好,肯定就能卖了好价钱。

    萧寒的采访很顺利,这俩人知无不答,且其中一个就干过这掺假煤的勾当,到中午一点钟,基本就采访结束,他能想到的新闻点都坐实了。

    很高兴,中午潘洋崎安排就在阳溪大酒店吃的饭,俩姑娘也从房间下来,于是又是一通喝,萧寒跟这俩人说好饭后一起去看看现场——掺假煤场,他还跟潘洋崎借了个相机,准备拍几张回去配发。

    三点左右,潘洋崎回房间说要补觉,萧寒跟着那俩人下楼,千夏说自己在房间闷,想跟着去玩,萧寒借着酒劲摆手说:走。

    车是疤痕脸的,一辆改装的越野车,一看就是经常跑山路。

    很快驶出县城,远远看到一座山,路两边都是一堵堵围墙圈起来的煤场,疤痕脸放慢车速介绍说:“这些煤场里都是劣质煤。”

    正在这时有七八辆拉煤卡车远远开过来,疤痕脸笑着说:“运气好,萧寒记者你能看到现行!”随即就拐弯加速,将车开向不远处一个小山头。

    车到了山头上,萧寒他们下车,疤痕脸指着那七八辆车说:“现在,车里都是标号很高的煤,这应该是买回去炼焦的。萧记者,你看仔细了,很快这些车里大多都会变成劣质煤。”

    萧寒瞬间酒就醒了,他目不转睛看着那几辆车,只见一个拐弯,最后一辆车迅速进了一个煤场,围墙拦着看不见了。

    他转身就爬上车顶,看煤场里有俩大装载机在挥动,他看了下表,三分钟后这辆车就出了煤场,很快追上了车队,并且超过一辆车。

    最后一辆车如法炮制,进煤场出煤场,追车队,而这时候刚才换过煤的车已经超到了第二辆。

    眼睁睁看着,不到半小时,这个车队除了头车,后面车都掉了包。萧寒跳下车问疤痕脸:“大哥,头车里坐着买煤的人吧?”

    疤痕脸笑着伸出大拇指:“萧记者厉害,一猜就猜到了。我们走吧,这几个煤场是烫头哥弄的,我们惹不起!”

    车下来山头准备向潘洋崎煤矿走,萧寒突然说:“大哥,不去煤矿了,你追上这个车队!”

    疤痕脸没有追但缓缓停了车:“萧记者,咱不捅这个马蜂窝好不好?烫头哥是我们县一霸,黑白通吃。”

    萧寒摇摇头:“放心,我不捅马蜂窝,也不会牵连到你们,远远跟着就行。”

    这是一个记者必须的原则,不能眼睁睁看着受害人上当受骗,这不是原则,是良知。一个很好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凯文卡特是南非的一个记者,他的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因直面人性的罪恶和巨大的人性争议而引发舆论,这张照片上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照片在纽约时报发表后激起强烈反响,一方面引起了国际舆论对苏丹饥荒和苏丹内乱的关注,另一方面,不少人谴责卡特残忍,没有放下相机去救小女孩。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奖之后不久,凯文卡特自杀。

    萧寒不想犯这样的错误,但随后他自作主张的结果导致自己被打,甚至被枪指着脑袋。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