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更是张贴了藏书名录,此举更是引得无数读书人疯狂。

    离得远的求人帮忙抄书,离得近的更是直接自己冲了过来。

    而由于图书馆的书最快每日也不过能看一本,还一直有被补充新抄录的图书,这些人来了之后,哪里还走的掉。

    这一日,又有一支车队自颍川郡出发,过陈留郡至兖州昌邑,因二地均为曹操治理,所以这两州之间的民众在互相走动时候都较为便捷。

    守城的兵士查验过户籍之后便放行,亦是同时,一干人自城内而出,恰同这一车队擦身而过。

    出城的人正是夏安然。

    他此出昌邑是为赶到颍川郡的舞阳、叶县一地。

    全因他那跟着制好的第一台,也是唯一一台顿钻法凿地机去颍川钻井的徒弟传来了讯息——他们在颍川挖出了铁矿。

    之前夏安然便提醒过他们,zh凿地机的发挥不稳定,无论地底下挖出了什么都不要惊讶,只要不是水,都一定要记得叫他去,而且在使用机械的时候绝对不允许有火光。

    如果要开伙,一定要在千步以外的地方,若是可以,尽量选择在雨后或是空气湿润时进行钻井。

    说这个的时候夏安然正是害怕他们钻到天然气,历史上就曾经有过钻到了天然气然后因为当地人处置不善,那个孔洞燃烧了数十年才熄灭的故事,这已经算好的了,若是遇到爆炸可怎么办?

    天然气孔洞燃烧是一个现代都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更别说古代了,若是真的发生了这情况,恐怕不用多久就会出来一个“拜火教”了。

    快马加鞭的夏安然尾巴都要美得甩飞了,当初夏安然用这个机器能够挖到铁矿为由和荀彧申请了很久才批给他了经费和铁,没想到不过钻了几口井,就超额完成任务啦!

    果然没有枉费他在勘探队出发前让郭嘉选的地方。

    三国第一毒奶奶力深厚啊!

    他之前拿着舆图让郭嘉选了一个容易出矿的地方,和绝对不可能出矿的地方,郭嘉最熟悉的自然是颍川,他虽对夏安然口口声声说他是最幸运的人颇有些莫名,但是看在夏安然送上的点心份上还是颇为漫不经心得点了两处。

    正是颍川的最北和最南端,北端是嵩山,郭嘉定为可能出矿的地方。

    但是那里夏安然知道啊,嵩山在后世是旅游景点,那里就算有矿肯定也不是特别巨大的矿藏,否则他应当早就有了耳闻,那个地方直接被他排除,而最南段,正是舞阳。

    名字还挺好听的……这个地方河流资源也比较丰富,的确是有可能出现资源的地方,夏安然在诸葛亮出门前特地让他带上了大量的磁石,因为挖深井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将铁矿层给挖出来,带了磁石就能在挖井的过程中找一找有没有铁了。

    没想到!他们出发不过一月,估摸着到了地方摸准挖井的地方也不过七八日,就有了好消息。

    只是目前仍然不知道那里发现的铁矿是富铁还是贫铁矿,但是对于现在的曹军来说这都非常重要,而听到这一消息的荀彧也是无语的,他看着兴奋得就差满地蹦跶的夏景熙,一时间真不知道该下什么评论……

    算了,这个时候,只要露出微笑就好。

    就在夏安然带着工匠奔赴颍川的时候,有一队人入了昌邑城,为首之人须发尽白,年纪虽大却精神矍铄,面容和蔼慈祥,其眸中亦是闪耀着博知之光,叫人瞧了便知其绝非寻常老叟。

    此人正是司马徽,他此来正是为了图书馆内数本孤本而来,这几本正是兖州的几个世家拿出来,其中一本数法连蔡昭姬也不曾在蔡邕的藏书中见过。

    也就是这一本以及蔡邕的数本藏书引来了这位老先生。

    本来不是不可以让学生或者年轻人们来的,只是老先生实在等不及了,便趁着天气不错尚可行之时颠颠来到了昌邑。

    这座兖州的都郡因为兖州、豫州的刺史曹操驻扎在此,俨然成为了二州最为热闹的城市。

    刚刚入城,老人便将帘子掀了起来,看着城中往来的人民。

    一个城市治理的如何,看百姓的表情是最明显的答案。昌邑的百姓们表情轻松,走到半路上见到熟悉的人还会停下来闲聊。

    他们或是提着篮子,或是牵着幼童,街上行人谈不上摩肩擦踵,却也能用的上川流不息了。

    老人点点头,马车入城后便在中间道上行走,入城前便有小吏在他们排队的时候一一交代,入城后道路分为左右边,一律靠右行驶。他们第一次来昌邑还有些莫名其妙,进了城才知道,昌邑城的主干道被拓宽,一道可供两辆马车并行,若两边都靠右行驶,自然不容易发生冲撞。

    倒是个好办法。

    进城后行驶不过一炷香,马车便停了下来,老人被学生扶下了马车,他抬头一看,便是悬挂有“大汉图书馆”的二层建筑,房屋门口并无人排队,这和他听到的信息似乎是有些不太一样?他听说图书馆门口常大排长龙呢!

    在搀扶下,老人入了堂内,就见一年轻小吏见到他们隔着柜台便对二人拜了一拜,随后自柜台中走出,十分客气得说“老先生,今日的名额已经全数发完,《劝学》亦是已经全数被借出,老先生若要读书,明日还请赶早。”

    司马徽闻言稍稍一怔,他向着这位后生回礼,问道“敢问这位郎君,吾自颍川而来,听闻曾来图书馆拜读藏书的友人道,到了午后,会有学子出馆,届时是否可再放一次号?”

    小吏听他这般说,便知这位来前是做了功课的,也显然是冲着午后在放号的,他微微苦笑,道“老先生有所不知,您那友人定然是一月前来图书馆的。”

    见司马徽点头,他见此时无客人,便请这些风尘仆仆之人先行落座,为他们倒上茶水后,便耐心为他们解释“一月前,午后确有二三成学子需要归家,盖因馆内不允许饮饭,腹饥之时必须出馆,只是现下他们却是不需的,因为如今有了外卖。”

    “外,外卖是何物?”几人面面相觑。

    “老先生有所不知,图书馆馆内那时禁用饭食,只是学子实在腹饥难捱,又舍不得放下书,实在伤身,见此,刺史大人体谅,后来建了一个偏厅,同书馆不做直接连接,每到饭点便会有馒头还会有些简易面食供应,虽无珍馐,却也勉强能垫饥,只要求用饭完毕后需要洗净手才可重新入馆。”

    “因为这些饭食都不是我馆所出,为附近食铺做好了来贩售的,故而我们叫外卖。”

    小吏十分自豪得说“所以现在的学子进了馆,便极少会中途离开的。”

    见他如此模样,老人温和得点点头表示了解,他又同小吏确认了一遍明日开馆时间,便打算明天再来,忽然他目光一凝,看到了被装裱后悬挂在图书馆后左右各四成对的八个大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此人字迹遒劲,力透纸背,每个进入图书馆的人都能看到这八个字。

    见他视线落点,小吏顿时昂起头颅,一改方才谦逊的模样,极为骄傲“这是我们曹刺史亲笔所书。”

    “他挂此幅于此,正是为了劝广大学子,学习知识,却莫要被知识束缚,若对先人有所质疑,不必诡辩,以事实作为证明!”

    见小吏挥舞这双手,慷慨激昂的模样,老人微微一笑“这可是你们曹刺史所说?”

    “不,不是。”少年摸了摸鼻子“是吾自己理解的。曹大人说以心领悟即可。”

    “呵呵。”司马徽笑着点点头“你的理解也没错。”

    他再抬头看向那四个字,眼中流光一闪。

    只是对于这一句话,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年龄、地位、见识,对这句话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以司马徽的阅历,他能感觉到其中深深的期许以及警告。

    事实上,正如他所想,这是夏安然在图书馆见到有学子辩论之时猛然想起的。

    辩论当然没错,但是他害怕的是另一件事——清谈。

    若说起魏晋南北朝,逃不开的就是魏晋遗风四个字。

    虽然后人的眼光看来,魏晋的诸位公子堪称狂放不羁、率真洒脱的模样实属封建王朝难得,对于清谈也是持褒义态度,认为这也算是言论自由。

    诚然,清谈虽然说是继承了战国时期学说之间的百家争鸣之风貌,只是当年百家争鸣是相互争论和批评,又相互影响、学习,总体目标,是为了让国家变得更好。

    但是魏晋的清谈,则是不谈国事,不谈名声,“高雅”得专谈老庄、周易。

    后世看来,魏晋名士各个有风有骨,实则他们只是被魏晋士族制度及封建等级特权压迫的可怜人,而最初之时是无奈之举,因为封建特权压迫他们不可谈这些,到了后来,醉着醉着,便已经成了习惯,也再也站不起来了。

    这不是风骨,是悲剧,使他们报国无望的痛苦和癫狂。

    曹操是一次意外看到夏安然书下的这几个字的,他一时受到触动,当即研墨书下这八个字。

    这幅字很快被夏安然分开装裱,在得到荀彧认可后,挂在了图书馆堂中。

    第二日来看书的学子立刻就看到了这八个字,当下便引发了一番激烈讨论。

    如此狂妄态度虽然的确有人表示反对,只是清谈之风起于魏晋,东汉末年比较流行的的确还是能动手的就别多说,所以反对的人也没什么能够站的住脚的论点。

    而事实上,于曹军来说,比起能说十句道理的人,他们现在更需要能干一件实事的。

    自曹操入驻东郡以来,他的一言一行都将他的态度表现的很清楚,民众也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曹军很少升帐开会,哪怕开会时候讨论的速度也很快,议题过了大家就各回各处,也因为这样的高效率运作,才使得诸位谋臣看起来很空。

    其实只是效率高而已。

    吕布刚来时候也不习惯,时间久了也觉得挺好,他本也是个爽利性子,如今大家做事都干脆,整个曹营都一股子劲道向一处使,加上福利待遇又好,久而久之,他也熄了离开的心。

    同样情况的还有周瑜。

    本是被孙策半哄半骗拐来的他,几番试探后认可了曹操这个主公,也认可了曹营这个办公环境,如今也是安心留了下来,并且开始通过自己的渠道为曹军采买桐油,为此,曹操给他记了一大功。

    而同时,周瑜的本家人也通过了周瑜的关系,将竹子、甜蔗等物卖来了兖州,双方均得了不少利益。

    这一年,曹操等人都默不吭声得在自家的底盘上像小蜜蜂般辛勤得劳作。

    终于,他们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司马徽带着他的学生们离开了图书馆,他们打算先去寻个落脚处,好方便第二日赶早来借书,只可惜同他有一样想法的人并不少,图书馆周围的房舍居然都已经没了空屋子,他们只得走到了稍远一些的地方。

    正走着,他们忽然闻到了一股子极为浓烈的香味,真不知该如何形容那股子味道,司马徽因年纪渐长而已有衰退的嗅觉仿佛在哪一个瞬间被完全打了开来!

    他掀开了马车的帘子,正好就听到一声哟呵“卖炒面咧!用了景熙酱的炒面嘿!”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