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特殊模板的纪念币,限量发售,卖得贵一点点,小钱钱不是就越来越多了吗?

    他随便写写,小皇帝却不是随便看看。

    小皇帝将来自兖州的书信默默转给了他的小伙伴,手上捧着个小怀炉的诸葛亮默默看完,无奈得叹了口气。

    老师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啊。

    先行看完的庞统和诸葛亮交换了一个眼神,给与了小皇帝一致的回答,要发行钱币,但是还得从长计议。

    无论从货币的设计、防伪、到铜矿的获取都是一个问题,不过说真的将年号印在钱币上的确是个好主意,一来方便国家对于钱币的掌控,旧货币的入库可以使得朝廷对于货币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也能防止防止私铸铜钱。

    铜钱在市场上流通,于底层人民眼中铜钱并无异常,但是一旦到了专业人士眼里一定能发现差异,一旦发现了哪里回收的铜钱出现了大规模的异样,就能一路顺藤摸下,逮住私铸货币的。

    而且如果以年号为铜钱的铭刻,会使得模仿的成本大幅度提高,本身做一个模板搞到配方能用几十年,现在只能用几年,此方法也能提高防伪效果。

    当然,隐性的好处还有,底层老百姓虽然知道上头的是哪个皇帝,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年号,或者就算知道了年号也不知道这是哪两个字,而年号对于帝王来说,就是一种他们最迫切最希望达成的,多半都有褒义。

    譬如兴平,就是希望大汉兴盛、平安。

    如此二字刻在货币上,就能将帝王的想法传达到最底层。

    老百姓可以一辈子不念书,不识字,却不可能一辈子不碰触到货币。

    精神的传达是无形的,这是祝愿,也是帝王对天下百姓的希冀。

    因为刘协祭天之时出现了吉兆的时候目击者众多,山下也有人旁观到山涧出现虹龙,小皇帝实乃奉天承运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一时之间,以出生和得位不正攻讦刘协的声音小了许多。

    但凡在灾年,总是宗教横行的时候。

    黄巾军本身就是宗教的身份所创立的,但是即便他们说的在神呼其神,小皇帝刘协自登基以后,事实上,国家的确是在走上坡路。

    尤其是在董卓被诛杀后,再配上这一次祭天之行,刘协是真龙天子的说法就此被敲定。

    对于这一番言论,民众表示万分欢喜。

    他们终于迎来了真龙天子,国家有救了,未来的日子能够越来越好,他们当然欢喜,但是,有些人就发了愁。

    正如之前所说的,但凡想要起兵的人,都要选一个正义的名义。而原本他们最好的正义名义就是,刘协得位不正。且其继位后也是大小灾难不断,

    祭天之后,原本上蹿下跳想要将近段时间的灾祸甩锅在小皇帝身上的人,也安静了下来。他们都不是放弃了,不过是蛰伏下来,等着下一个机会,酝酿着下一个借口罢了。

    迁都洛阳后,民间暗潮不断,朝廷一直不太太平,而在曹操建议的祭天之行之后,政令的传达明显通常许多,而当如今依托于当小皇帝的朝廷越来越安稳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就看不惯曹操-了。

    曹操如今的地位超脱于众人之上,无论是民间影响力也好,实权也好,都亮眼的让人不舒服。而最关键的是,小皇帝对他有一定的倾向,使得诸位大臣都感觉到了一阵不安。但要说起来,最让他们不安的,还是小皇帝对于他的信任,他们实在不能理解这种,谜一样的君臣相得的气氛。

    曹操虽无涉政之名,确有涉政之实,只不过,他不常呆在洛阳,但是依托于洛阳和兖州的距离,他呆不呆在洛阳,只差一个上朝的区别而已。

    反而他驻守在自己的封地之上,还给了人他远离中枢,轻忽权力、安分守己的错觉。

    但是敏感的汉臣们都能发现,小皇帝的很多决策之中,都带着明显的兖州风格?什么是兖州风格呢?就是他们现在很恼火的,高效率,以数据为主、以及复检、抽查,考核等审核制度并行。

    如果让曹操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恐怕他会觉得非常冤枉,因为,这一切其实真的不是他干的。

    曹操作为一个聪明人,他当然知道,如果自己插手朝政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小皇帝现在年轻,又因为他的主动退让,对他好感度倍增,看似会蜜月期会持续一段时间。

    但是这一切都是非常短暂的,当小皇帝成长,手握权柄,雄心飞扬之时,亲近就成了亵玩,关心就成了干政。

    他曹孟德到了那时候定讨不了好。曹孟德会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当然不会,他只要稳坐钓鱼台即可。

    他手上握有当今大汉国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而且全是他自己的。

    虽然也因此导致养这些兵士,花费了他大量的心力和金钱。

    但是依托于曹军的军屯制度,在没有战争的时候,这些兵士们本身也是曹军的劳动力,还是特别强壮特别会干农活的那一种。

    加上陛下不知道是真的忘记了,还是投桃报李,假装忘记了,他并没有往兖州和豫州,再派遣新的盐官和铁官,这一部分收入除却为曹军提供了大量的兵器原料之外,还帮助他们有了改善农具的资本。

    说出去,恐怕会让别的郡县州都要羡慕死,在曹操的治下,铁制的农具普及率已经高达四成。

    基本能保证每两户人家中,就能拥有一把铁制的农具。

    这个铁器的普及率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数字。

    同时,依托于铁器的普及,也促使了以村、乡为单位的小型铁匠铺的诞生。在以往,只有城中才有铁匠,但现在,基本上两三个稍微富庶一些的乡村内,就会竖起一个铁匠特有的高炉。

    对这些铁匠,村人们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够捶打、修复农具即可。这些人一方面是曾经在工房做过学徒的匠人,另外也有一些是自学成才的,或许或者是工匠的子嗣亲族,工匠本人在城里工作,子嗣便留在家中守着这么个打铁招牌的同时,也能贴补一些家用。

    在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曹营上下都没有进行制止。

    一方面,如今的兖州,的确需要这样的人,因为作为农具的铁器,其硬度要远远不如于武器,一个是钢,一个是含有大量杂质的铁。

    这些农具在触碰到地底较为坚硬的岩石之后,也的确容易弯折,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其头部也容易变得钝损

    村中会几个打铁的,就可以免的农人必须跑到城中去修补,降低成本,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村中的铁匠,若遇到战争时候便可被曹军征召,他们都是曹军的后备力量。

    这三年间,还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

    小皇帝成婚了,他的成婚对象却令大多数人都惊掉了下巴,小皇帝刘协娶了一个孤女,一个,平凡出身的,寻常女子为正妻。

    他非但没有娶一个,世家出生的女公子为皇后,甚至没有选择权臣家的女公子,反而选择了一个寻常的孤女?

    此举动无疑表现出了小皇帝的政治倾向,他想要预外戚涉权。

    东汉的帝王,寿命都短,尤其是后几位,平均寿数只有20多岁,所以当小皇帝表现出了与他兄长和父亲都不一样的强硬姿态的时候,就有不少权臣将心思动到了他的后位上,没有娶妻的小皇帝就是一个巨大又香喷喷的大蛋糕,但事实上,哪怕他娶了妻,只要没有诞下皇子,他都是一个糖心蛋糕。

    从小皇帝亲政开始,催促他尽快立后的声音就不曾断绝。小皇帝撑了足足一年,才在亲政后的第二年突然说将会立后。

    因为他之前藏的足够好,众人都不知道他选择了谁,诸位世家和贵族之间看着彼此的眼神,都是带着怀疑的,都觉得对方偷跑了。

    直到最后真相揭晓,大家才一脸懵逼,然后齐齐露出了嘲讽的笑容。

    究竟是什么给了小皇帝错觉,让他觉得自己可以抛弃妻族的存在?

    臣子们在朝堂上引经据典,历数先皇们的诸位妻族,并且告诉小皇帝皇子的教养很重要,立一个寻常女子为妻,不堪为天下女性之表率。

    然而小皇帝宛如被女色迷住了双眼一般,强硬的要求要册立这位为皇后,臣子们见劝不得,便也不再多说。

    但是此时此刻,大家的心中都充满了嘲笑之意,对于那个女子的出身,在私底下诸位臣子抛下端方君子的外皮纷纷八卦议论这个皇后的出身。

    最后经过票选,得分最高的自然是歌妓舞妓之流,毕竟小皇帝年轻,难免少不经事,一日之间见到能歌善舞,美貌动人的某某女子自然会被美色所倾倒,也是极其正常的。

    此时诸位大臣,还没有想太多,只是在心中嘲讽说大汉自古出绝情绝义的皇帝,没有想到咱们这个小皇帝,他还是一个多情种子。

    大家普遍对于这一场婚礼并不看好,皇后为天下妇女表率,一个寻常出身的女子。要如何担的这一份后位?尤其还是元后。

    元后和继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灵帝的第二任皇后出身也不好,但是她说到底只是继后,而且运气好,生下了皇帝的长子。

    看在皇长子的份上,大家也就在斗争无果之后默许了这一结局。

    但事实上呢,这位何皇后闹了多少笑话?

    而灵帝当年宠爱何皇后,一意孤行,自然也付出了代价,在他的后宫中没有世家女子。

    世家们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子,送入宫中为妃。

    这是理所当然的,谁愿意自家精心教养出来的女公子,位一个屠夫之女之下呢,更何况何皇后人蠢而无脑,对付聪明人不怕,就怕遇到这种一根筋的,比如小皇帝刘协的母亲,就被没脑子的皇后直接给毒死了,半点也没有身为皇后该有气度,连玩阴的都不会。

    而世家女子们对付这种女人……还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枉费再有心机,遇到一个来横的,世家女子自然无法占在上风。

    没有了强悍的妻族,又得到世家的冷眼旁观,灵帝当时只能扶持宦官,但结果呢?

    父亲当时发生的闹剧就在面前,如今小皇帝又要再来一轮。

    世家满心满眼的看热闹之心,停在了封后大典上。

    新皇后着后袍,雍容华贵,姿态万千,看上去与他们所假设的身份完全不同。

    而之后,小皇帝平平稳稳的后宫,以及一致好评的夫人外交也向他们证实了这一点,这位新皇后绝不简单。直到这时,才有人露出了声音,说,新皇后长得有点像曹操家的女公子。

    曹操家的女公子?

    众位大臣都面露惊异之色

    要说,刘协如果当真与曹操结为秦晋,大家倒也不会有什么意外,毕竟曹操如今是整个大汉最大的军阀,而就事实来说,目前他的确是一心忠于汉室,刘协为了讨好曹操,曹操要安刘协的心,娶他家的女子为元后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既然是曹操家的女公子,又为什么说是民间寻常女子呢?有朝中与曹操关系较好的人,写了信去问,但曹操的回应很简单,操不欲为外戚。

    这就是否认了。

    这样大家就更糊涂了,将女儿嫁给小皇帝,无论如今是否是主弱臣强,严格来说就身份而言是曹操一家高攀,毕竟曹操的出身不好,以他的身份,若他并非手掌兵权,他的女儿是无法入宫为妃的,更不要说立后了。

    既然是高攀,嫁的也不难看,那又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呢?

    于是,作为八卦源头的朝臣们,又将想象转向了另一个方向,他们觉得既然曹操否认了,那么皇后应当的确不是曹操家的女公子,那这条消息传出来就很可疑了,莫非是这位皇后,见大家质疑她的身份,便故意放出流言抬高自己身份?

    但若如此做的话,也未免太愚蠢了吧,要是被揭穿了,可是比大家不知道她的出身更加丢脸呢。

    其实这个消息还真不是新皇后传出来的。

    只不过,见过新皇后的闺中密友……也的确是不少就是了。

    于洛阳城宫闱之中,新皇后为她的夫君倒上了一杯麦茶,小皇帝接过妻子递来的茶水,非常给面子的一饮而尽,然后他握住了妻子的柔荑,满怀怜惜又带着些无奈的说“委屈阿节啦。”

    皇后摇了摇头,温顺的将自己的手放在小皇帝的手里,并且回握住了他,她笑着说道,“与陛下相识之时,到最后能够嫁给陛下,都是吾的福分。”

    “节能够体谅陛下和父亲的难处,而且,说到底,这条路也是节选择的路,陛下也是吾选择的人,没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

    “节相信陛下,也相信父亲,但正如父亲所说的,即便他能保证不变,兄长能够保证不变,但是,以后的侄子,以后的曹家,如何能保证其心不负?与其落了一个惨淡收场,让陛下和父亲两相为难,节只是放弃了自己的姓氏而已,并没有什么可委屈的,”

    她顿了顿,忽然有些同情得说道“倒是委屈陛下了,要一力承担下外来的责难。”

    刘协闻言更加怜惜,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身份,反而差点让他无法求娶到心爱的女子。

    他与曹节认识的时候,双方都隐藏了身份,刘协是一个洛阳的学子,曹节是上街拌作男装的寻常女子,二人于图书馆相识、又能说的来,在彼此眼中对其观感都不错。

    曹节的男装打扮在刘协眼中极其透明,他不过几眼就分辨出了这是个女公子,后来见曹节知识渊博,思想开阔,又有魄力、豪气,居然还会骑马射箭,整个人就如同会发光一般,刘协这一颗少年心就这么挂在了这爽利女子身上了。

    当知道曹节是曹操的女儿的时候,刘协一时产生过怀疑。

    他倒不是怀疑曹操,而是怀疑曹节的兄长,曹操的继任者——曹昂。

    毕竟外戚掌权,已经成为了刘氏王朝一个抹不去的心病,短命的王朝帝君,年幼的君主,摄政的太后,强大的外戚,小王子在成长过程中,扶持宦官,与外戚之间的斗争,在刘协成长的过程中,看过了太多太多。

    但很快,曹操的举动,让他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了。

    曹操直接将曹节关了起来,不再让他们二人见面。

    在后来与曹节重逢之后,小皇帝才从曹节那边得知,某日他们相约后回家,曹操就对着曹节坦白了他的身份,并且非常明确的告诉她,他们曹家,不能成为外戚。

    曹家掌握兵权,也拥有足够的政治资本,名声也不差,若是曹家成为了外戚,以曹家的实力,于未来极有可能够轻易动摇小皇帝的统治,尤其是如果曹节诞下了皇子的话。

    当时,曹节听到了这一真相,还有父亲斩钉截铁的话语,内心也极为煎熬。

    她与小皇帝一样,在那一瞬间,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怀疑:他们的初遇,是真的出于巧合,还是小皇帝的精心谋算呢?

    她所喜欢的那个,名为伯和的温润男子,是真实的小皇帝还是只是他掩饰出来的一面?

    这一对夫妻,当时在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的一瞬间,都产生了这样的质疑,但是很快两人都齐齐平复了下来,他们都觉得对方应当不是那样子心机深沉之辈,而且如此恶意揣测自己的恋人,实则就是在瞧不起自己的眼光。

    但尽管如此,曹节被曹操束在府中,小皇帝寻不到人,也发现了问题不对。

    他顺着蛛丝马迹,查到了曹节是曹家的女公子,经过仔细的思索之后,他还是去找了曹操。

    曹操对于小皇帝的上门,有些意料之外,也多少有些欣慰,更多的还是恼怒。

    但最后曹操只能在女儿的央求下退了一步,曹家不能成为外戚,小皇帝也不能再有一个外戚作为掣肘。如果两个年轻人一定要在一起,那么小皇帝娶的,就只能是孤女节,不能是曹节。

    这就是明摆着告诉小皇帝,曹操不会岳父的身份,在他的登基主路上给予任何的便利,但也同时,曹操不会向他索取任何作为外戚的福利。

    幸而,刘协本来就不想依靠这个得到曹公的助力,在他看来,他并不想让自己崇拜的曹操觉得他是一个需要靠着女人衣裙带子才能向上走的皇帝。

    况且,曹操也向他表明了作为一个权臣的态度。

    他不会牵扯入太子之争,也无意牵扯入皇权之争,他就和他想的一样,只想当一个,汉室的大将军而已,君臣二人,皆对这个结论较为满意,但唯一委屈了的就只能是,明明是金贵出生,却只能沦为孤女的曹节。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