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可曾感觉世子有异样?

    两个问题一出,江管家顿觉有异,只是他执掌外院,同内院接触不多,世子常在内院活动,即便有需要联络他也是通过伺候的人来传话,他倒是真没发觉有什么异常。

    于是皇城司的人问了他最后一个问题。

    平南王有几个孩子。

    这个问题当地众人皆知,倒无可答无不可答,于是江管家便说了。

    平南王,只有一个孩子。

    如此这般事情便极为蹊跷。

    平南王只有一个孩子,将这个孩子立为世子,这本毫无意外,但是如果这个孩子不是他亲生的呢?

    他为什么要将八贤王的三子立为世子?便是再深的友谊,帮着养孩子已是仁义,何必将世子之位一并传给这个孩子?

    此时此刻,皇城司们心中其实对八贤王在这一系列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出现了怀疑。

    无他,在此事件中,八贤王占尽了好处。

    于公,他守住了大宋皇室血脉,在其子登上皇位后又低调无比,享尽贤王美誉,也因他如此做派,引得朝中官员亦是赞赏,故而对于今上时不时赏下的各类节礼都不发一言,对其子嗣入朝堂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私,他本无继承王位可能的三子将在平南王死后继承平南王爵位,一个有实权的异姓王之位比之困于京中的同姓王之爵含金量要高上不少。

    无论怎么看都占尽了好处,但是天底下哪儿又有这么好的事?这当真是因为八王爷突发善心下的好人有好报?若要这般解释是否太过浅薄,其中是否又有什么利益牵扯亦或者交换?

    譬如,八王爷在朝堂中为平南王做内应,而平南王则为其提供支持?加上若无意外,三世子和陛下长得相似,莫不是要来一出李代桃僵?

    正当众人猜想不绝之时,众人又意外得了一个消息。

    事情比他们想的要简单些,平南王没有孩子倒和八王爷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其单纯生不出罢了。

    在领回三世子之前他就已有一妻二妾若干通房,偏偏就是这样也没能生出孩子,将小世子抱回之后虽然引发了一场家庭矛盾,但是有了孩子多少也缓解了一下平南王府的某些不可言说的矛盾,总之也有好有坏。

    之后几年平南王依旧无所出,到了最后平南王几乎是有些绝望得就这么认了,便将三世子顶上去请了封。

    至于其为何不过兄弟之嗣,也只是因为当年和兄弟抢夺世子之位时彼此打破狗头,感情极差,与其白白便宜了兄弟过继他们的儿子,还不如自己养一个贴心些的,起码后者在他百年后不会被亲生老爹怂恿来挖他的坟,没错,感情就是这么坏。

    宋朝于子嗣业上头都较为想得开,事实上古人们在香火一事上都比现代人想得开,他们多半以族谱记载为主,哪怕是过继,上了族谱异样等同于自己的孩儿。

    对于是否血缘倒是看得极淡,可能因为寿数短,孩子们又不容易立得住,使得他们不得不在某些事情上予以妥协。

    是否亲生,虽心里上过不去,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平南王正是这般较为极端的情况,因为和兄弟宗族感情差,宁可自己养个没血缘关系的也不传给血脉兄弟,某种程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于平南王来说,可谓天无绝人之路,也就是几年后,他惊奇得发现三世子竟然和皇帝长的一模一样。

    当年八王爷将孩子给平南王的时候并未多说,平南王一直以为这孩子是王妃同外面人生的……咳!

    但是现在看到了小皇帝,平南王便觉得三世子和皇帝其实是双生子,因为皇室一贯对于双生子的特殊对待,才让八王爷将孩子送走一个,如此方能保住另一个。

    既然是双生子,那么谁继承都一样吧?

    而自己养育三世子多年,情分定然要高于八王爷,若是自己的养大的这个孩子当了皇帝,于平南王府何尝不是一场滔天富贵?

    而自己儿子的性格他也知道,说得好听是温和,说的难听便是软弱,虽有几分谋略却胆识不足。

    到底难成大事,届时自己便让儿子下一道诏书将他留在京城,做这大宋暗中的实际掌权者,岂不美哉

    至于自己的挚友八贤王……平南王是当真不担心。

    将心比心,他觉得对于八贤王来说,作为皇帝的生父,哪个儿子都一样,而且他也并不觉得自己养大的孩子,就有哪儿不如那个求神拜佛荒唐至极的真宗皇帝养大的孩子了。

    只是想要达成这样的目的单靠他一人显然不够,需要有人帮忙配合。

    这个意外便来源于叶孤城。

    平南王也和叶孤城的相遇亦是一次巧合,叶孤城为习剑之人,但同时他也是白云城城主,南海飞仙岛和大陆隔开海峡,物资自然需要补给,而最近的补给路线便是岭南地区,作为南部地区的实际掌权者,平南王自然要和这一势力有所接触。

    飞仙岛产珍珠、珊瑚等名贵珍宝,这些也是每年平南王要向京城送去的年礼的主要构成,平南王府所在的川蜀地区产盐,井盐质量要高于海盐,而且按照北宋的制度,盐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虽然南海有大片晒盐场,但那些都归国有,即便是原产地也无法购买到便宜的盐。

    同时虽然飞仙岛靠海,但是要靠其自然资源摄取海盐并不划算。他们固然可以晒盐,但是晒盐的收取量无法供应全岛,且晒盐的场地会占用到岛上珍贵的耕地资源,煮盐就更不必提,水煮需要的炭火足够吃光道上所有的植被。

    所以采买盐类、畜类、布匹依旧是飞仙岛和外界沟通的桥梁。

    而除了其本身的渔获之外,叶孤城的父辈还在陆上购置了大量的土地,积极投资房地产,故而由于出手阔绰,又时常需求大量物资的飞仙岛很快被平南王府注意到。

    经过了彼此一番试探□□往后,二者就商贸往来极其价格等方面达成共识,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平南王更是查到了叶孤城祖辈的身份,如此良人,怎可不加以笼络?

    故而当时的平南王小世子多了一个剑客老师。

    叶孤城当时已声名鹊起,靠着给小世子当老师的身份,叶孤城往来平南王府频繁自不会让人注意。

    而且谁也想不到叶孤城竟然会参与到如此事件中来。

    剑,百兵君子也。

    在战场上刀靠着其杀伤力取代了剑之后,剑的存在比起说是兵器,不如说是礼器,江湖上剑客亦总是和清高出尘相关,更何况叶孤城在江湖上的称号为——剑仙。

    仙入凡尘,实在令人慨叹。

    但是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叶孤城,才让这一事件漏出了端倪。

    比之平南王府身边接受过专业反套话训练的仆役,叶孤城身边伺候的人要好骗得多。

    他们自也不知,这些假称是好奇岛上生活,想要采买岛上海产品的人其实是皇城司的探子。

    这些人当然不知道叶孤城想要干什么,他们也没有确切的消息,只是零碎间泄露的抱怨露了底。

    自去年开始,飞仙岛便开始对外抛售珍珠、贝壳、珊瑚、以及诸多海中货物,飞仙岛诸人自是不解为何岛主决议将这些货物早早售卖,若是压到来年小皇帝及冠日再售岂不正好,帝王生辰,无论是向上送礼也好,还是诰命们参与大宴需要盛装也罢,都是珠宝类奢侈品销量最好的时候。

    故而他们实在不能明了为何城主会在此之前先行抛售,只为屯买粮食。

    去岁又不是灾年,年景不错,莫非城主预先料到今年将会起灾祸?

    只是白云城人们对叶孤城的信任充足,故而众人虽不解为何他有此举,却也能够表示明白,并且付之于行动。

    于皇城司人看来,却是知晓为何。

    因为叶孤城生怕自己所图失败会殃及白云城众,所以预先屯粮、盐、等生活必须物资,朝廷即便有令攻下白云城,但是介于此仅为泄愤之举,自不可能发动大兵,飞仙岛附近暗流众多,只要白云城诸人避之不出,又无人指引,想要攻入绝非易事。

    大兵南下,每次军费开支巨大,只需撑上一年半载,朝廷自会退兵。

    即便这件事和平南王没有关系,这一小小的举动已足够让皇城司关注到叶孤城了。

    既然注意到了叶孤城,那么再将视线放到叶孤城最近的大举动——即同西门吹雪的约战也并不难。

    中秋之夜,紫金之巅,虽说紫金应是南京紫金山,同汴京看似毫无关联。

    但是,紫——紫宸帝星。

    禁——万物之禁入,又有宫禁之称,若是将之勉强理解紫禁即是帝宫也可解释的通。

    紫禁城的名称本就取自此意,先有紫禁,才有紫禁城,而非先有紫禁城方才出紫禁二字。

    咬文嚼字将这二字强行牵扯皇宫也不难,只看有没有人能够想得到。

    事实是,真的有。

    那人便是夏安然挖出来的那一小吏。

    此人来头其实不小,他姓寇,为前任三朝元老寇准家中小孙。

    寇准当年遭王钦若迫害,虽朝中有王相为其求情,还是被刘后贬去了雷州任军,他本郁郁,却忽然发现家中小孙子天资聪慧,小脑瓜转起来特别快,老人一个兴奋,就将当时才十来岁的小少年带在身边培养。

    这一培养,就养出了一个少年英才。

    后来随着仁宗渐渐握权,在王旦的努力下,丁谓、王钦若等臣被仁宗排出中枢,寇准被再次召回,只是此时寇准已经是花甲之人,朝堂上又是其同期兼亦敌亦友的王旦掌权,他虽掌不得实权,日子过得也不错。

    加上家族中出了一个好苗子让寇老爷子逢人就嘚瑟,终于将小寇嘚瑟到皇帝面前了,对于这位三朝元老,赵祯对他也十分尊敬,对于小寇也是充满了期待,又听闻小寇想要参加常试,便并未封荫,谁知说来也巧。

    那日皇城司的大佬在出宫路上见到了也准备出宫的小寇,立刻端起了慈祥的笑容,从袖兜里头掏出了糖果塞给小寇。

    面对这一路数小寇自然毫无防备,未入官场的小白面粉遇上不知道炸过多少次的老油条自然毫无还手之力,不过三两句便被套了话,七八句便被摸了底。

    大佬半开玩笑半认真得将最近困扰他们的“紫金之巅”神仙对决给说了,也不知那一刻是大佬口齿不清还是小寇跟着他祖父学了一口山东话的锅,总之,小寇第一时间将其理解成了紫禁之巅,大惊曰“竟是要在宫闱相斗?陛下怎会允许?”

    如此谜题方被解开。

    紫金,紫禁一字之差,当时定下约定之时又是口口相传,并未留纸条,不过是因为确有紫金山此处,又因其亦是种满梅树,也符合西门吹雪喜梅的设定,故而众人便理所当然将之定位了紫金二字罢了。

    事实究竟为何,只有这两个剑客可知。

    这一下整个事情就都串了起来。

    被买通的宦官,两大剑客约战宫闱,一模一样的南王世子,已经足够串起一场大戏。

    今日赵祯来寻夏安然的目的便是请他再熬上数月,莫要和八王爷家的相认,他打算瓮中捉鳖,来一出局中局。

    面对夏安然那乌溜溜的圆眼睛,赵祯轻咳一声,默默得从袖中掏出了一叠地契“弟啊,阿兄这次来,还给你带了王叔托我送来的东西呢~”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