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大宋好官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在宋朝这时候,赚钱其实不难,但只是相对于张正书来说而已。他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想把大棚蔬菜的技术推广出去。中国人都是这样的,无利不起早。这可以说是聪明,但这只是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张正书知道,想要苦口婆心推广种田技术,那基本不可能。

    要知道,中国农民是很保守的,哪怕到了后世,你跟一个农民推广新技术,他都会半信半疑,最后还是选择了老路。没有人带头,没看到实际的利益,中国农民不会改掉他们的耕种习惯。因为土地产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命根子。一旦改掉耕种习惯,反而欠收了,这亏空谁给他们补?一家人,是不是就要这样饿死?所以,不怪他们“有眼无珠”,这都是出于生存的谨慎罢了。

    张正书之所以敢这么玩,一下子就用千亩田地来做试验,是因为“大桶张家”有钱,亏得起。换句话说,就是容错率很高,跟穷苦的农户不一样。这时候的农民,容错率基本为零,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基本为零。一场洪水,一次冰雹,一次大旱……都能让这些农民变成流民、乞丐。

    这种情况下,农民怎么可能不慎重选择?

    关乎到切身利益问题,农民是很谨慎的。

    就好像后世有个笑话,一个记者去采访一个农民,问他:“如果你有两栋房子,你愿意上交一栋给国家吗?”农民回答说道:“愿意!”记者又问:“如果你有两辆小车,你愿意上交一辆给国家吗?”农民继续回答道:“愿意!”问到最后,记者又问:“如果你有两头牛,你愿意上交一头给国家吗?”农民这时候改口了:“不愿意?”记者就奇怪了,问道:“为什么房子、车子你都愿意给国家,牛就不肯呢?”农民的回答是:“我都没有房子、车子,但我真的有两头牛啊!”

    笑话归笑话,但这个笑话背后隐藏的,却是中国农民数千年来都没能跳出的怪圈,那就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了饱腹,中国农民忍着剥削,辛勤劳作,上税上赋服徭役。到头来,一场天灾人祸,就能让一户自耕农彻底陷入了贫困之中。

    可以说,没有很大的利益,没有稳定的收入,农民会跟你种大棚蔬菜?

    你想都不用想,农民还想着给土地积肥,来年好打多一点粮食呢!

    但是,如果张正书的超市把冬天的蔬菜卖出一个绝好的价钱,估计就有农民开始琢磨了。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张正书可不打算只种蔬菜的,真正的大头是在棉花!即便是短绒棉也好,在宋朝这时候也是一个大杀器,足够解决需求问题的!

    超市的建立,就是让更多的农民直观地感受到,跟着张小官人种地,那就绝对没错!有了这个前提,那张正书想要推广什么就简单了,比如两季稻,甚至三季稻,这可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到“二”,这可是直接翻倍的了,那粮食岂不是也要增加一倍?当然,这只是很美好的幻想,因为地域问题,两季稻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种的。但是,大宋的粮食会因此增加,这却是没错了。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