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建文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朱允炆首先道“二位将军,孤想了解一下出海捕倭的事情,你们是大明最熟悉水战的将领,能否为孤说明一下。”

    朱信大约四十多岁,面色黝黑,一看就是早年经常出海、风吹日晒的感觉,首先道“殿下,自航海侯张赫之后,倭寇已经不多了,所以近年来没有出海捕倭。”

    “哦,那倭寇主要分布在哪里?或者说,如果倭寇再起,大明要如何防御?”

    朱信想了一下道“殿下,臣带了海图,能否在海图上解说?”

    “可。”

    朱信在地上摊开海图,朱允炆望了一眼,看到图上标注的倭国地名,不由得火往上冒,现在倭国只不过是撮尔小国,就已经开始为祸中原,在坐的人恐怕都想不到,不用五百年,倭寇就恒星在中华大地上,中华民族竟然成为对方口中的低劣民族,前世的往事不由的涌上心头

    突然,刘振推了推朱允炆,道“殿下,朱将军已经开始讲了,正问你呢?”

    朱允炆醒过神来,发现现场的众人都在看着他,才发现自己竟然走神了,赶紧道“朱将军,孤想起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请继续。”

    朱信继续讲解,不过心里却在想,殿下看到海图竟然失神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可得好好表现。

    “倭寇自元朝末年就开始骚扰中华,张士诚和方国珍被剿灭之后,其余部入海,和倭国海商、武士结合,盘踞在海岛上,主要是这些地方,澎湖列岛,以及北部的琉球周边岛屿,还有就是朝鲜外海的济州岛也偶有倭寇落脚。”

    朱允炆诧异的问道“那澎湖南部的台湾岛呢?我朝如何防御,那里可有倭寇?”

    兵部尚书茹瑺却抢着说“殿下有所不知,我大明在台湾岛并没有军队和官员,不过那里也确实没有倭寇。”

    “什么?”朱允炆诧异的走了下来,结结巴巴的道“台湾,竟然不在我大明版图?真是岂有此理?”

    在场众人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还是茹瑺站了出来,道“殿下,台湾离福建辽远,岛上都是夷人,所以大明没有设立郡县。”

    朱允炆指着台湾岛,冷笑一声道“大明必然要在此设立郡县。”说着就回到主位上坐下,看着在场的群臣。

    群臣不敢说什么,沉默了一会儿,朱信继续说道“琉球就是航海侯出海最远的地方,在那里曾经斩杀大量倭寇,但是从琉球往北,则是日本国的岛屿,倭寇就从这条线,一路南下,到达福建沿海,也有部分北上,骚扰山东和辽东。”

    “朱将军认为如何能根绝倭寇?”

    “这个”朱信和宣信对看了一眼,道“只要执行目前皇上的政策,就可保沿海平安。”

    朱允炆看了看他们的神色,就不强求,道“那么禁海一事呢?列位臣工如何看?”

    大家神色古怪的看了看,最后,茹瑺出列道“殿下,禁海政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禁止民间亡命之徒出海,最后成为倭寇;另一个就是让倭寇无客商可抢,自然就消失了。”

    朱允炆想了一下道“茹尚书的意思是,我们大明有一个赚钱的商路,因为有强盗,所以我们禁止百姓赚钱,不让人走这条路,因为这条路上强悍的会抢劫弱小的,而且还会有强盗出没,是吧?我大明海边的百姓过的困苦不堪,难道只能这样吗?”

    茹瑺语塞,心说然让殿下这么一解释,似乎朝廷的政策不像样子啊,没有能力保护百姓,所以百姓过不上好日子,可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啊。

    徐辉祖犹豫了一下,道“殿下,其实禁海并非没有前例可循。”

    “什么?以前也禁过海?”

    “那倒不是,我华夏自古就修建长城,禁止边民出塞,其实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禁海,如果不禁止边民出塞,那么边民被蒙古抢了怎么办?或者边民做蒙古的眼线,诓骗入关又怎么办?难道说边民和蒙古贸易不能赚钱吗?蒙古的马匹、牛羊在大明,以及大明的茶叶在蒙古,都是非常紧缺的,如果放开贸易,难道边民会不富裕吗?但这条政策执行了有上千年了,难道就真的没有道理吗?殿下为何只关心海民,不关心边民呢?”

    “是啊,殿下,元朝一统华夏漠北,从山海关往北、出密云至开平、大宁,在元末都是人口密集的区域,遍地炊烟、牛马成群,但现在那些地方已经渺无人烟,这些边民的消失有诸多原因,有的是北元将其掠走,有的是我朝将其迁徙入关,但更多的是自发的逃离,这不就说明了禁海是民心所向吗?如果我朝不禁海,倭寇三天两头打过来,那么海边也会渺无人烟,这和禁海有什么区别吗?”茹瑺也插口道。

    宣信大约四十多岁,白白净净的,看不出来精通水战的样子,刚才一直没有说话,不过这次也犹豫了一下说道“殿下,刚才朱将军有句话没有说出来,倭寇的根源在于倭国,想根除倭寇,必须消灭倭国,就如同想让北方平靖,必须消灭蒙古一样。但消灭倭国和肃清蒙古都很难,一边是无边的大漠,一边是茫茫的海洋,末将和朱将军曾经研究过,很难做到。而且末将还有一个担心,到目前为止,所谓的倭寇只是零星的倭国武士、浪人,如果有一天倭国倾国而来,我们大明该如何应付?”

    “宣将军过虑了,倭国国小民寡,如何能和我大明抗衡,大明兵过百万,民众亿兆,对付区区倭国,岂不是手到擒来。”茹瑺反驳道。

    朱允炆默默的看着两人对话,发现宣信是个人才,是个预言家,不知道是他真这么想过,还是只是危言耸听,又或者他也有宿世记忆?但是他说对了,在几百年后的一天,倭国倾国而来,千万华夏儿女战死,按照自己当时的印象来看,即使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也会是长期的战争;还有一种可能是华夏亡于倭国,倭国的膏药旗飘扬在华夏上空,华夏民族成为亡国奴,想到这里,朱允炆心里如同刀绞一般当然也不能说茹瑺是错的,人不可能知道几百年后的事情,按照现在的情形,倭国即使倾国而来,也只是送死而已。

    朱允炆到今天才明白,禁海为什么广受后世抨击,但是却延续了五百多年,这不是当时的人不够聪明,长城其实就是另外一种海禁,这只是农耕民族保证其种族繁衍,针对游牧民族侵袭的一种自我保护,而这种策略保证了华夏民族一直延续下来;当面对海洋的威胁时,本能的采取同样的策略,那就是扎起篱笆过日子,不让你打扰我,至于篱笆边上的人的死活,相对整个民族来说,就无足轻重了。

    但是朱允炆深知,这种情况不能长久的继续下去了,世界马上要进入海洋的时代了,再过一百年,西班牙、葡萄牙就会签订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西方的触角很快会伸到亚洲,如果等到后起列强英国、法国崛起,对于华夏来说,就太晚了。

    朱允炆继续和大家讨论海禁的问题,最终发现自己说服不了大家,大家其实都不希望开海禁,理由也很充分,只好暂时搁置,待时机成熟再说吧。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