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土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出路的。收粮食即为一条生财之道,低价收入,高价卖出,赚取中间的差价,芒种已经有了经商头脑,他已经明白完全依靠土地是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只有动脑子肯学习才能真正的改变自我,而大多数的人习惯于惯性思维,他们不想打破自己的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一个人要改变自己首先要从观念上去改变,观念厂或者叫思想是行动的指引,它决定了你怎么行动和行动的如何。芒种只所以成长的较快,是因为他爱学习,善于琢磨。他觉得一个人要进步,就要不断学习,去尝试新的事物。芒种觉得应该从粮食入手,老百姓就是和粮食打交道的,所以芒种决定从粮食上做文章。在农村家家户户有存粮,收粮食有巨大的市场,在小石村有存粮的习惯,大多数的村民家里都存有粮念。

    现在芒种有拖拉机了,农闲的时候就去收粮食了,为此芒种配置了收粮食用的器具,决心大干一场。

    吃完早饭芒种就出发了,为的是能多收点儿粮食,走街串巷,大声的呟喝。收麦子,收麦子……芒种的呟喝声响声响彻村庄的上空,大家都乐意把粮食卖给芒种,一是因为芒种的脾气好,和谁说话都面带微笑,二是因为芒种做生意憨,不像其它的生意人那么尖,一斤一两都看得那么真。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会对你怎样,这是互相的。芒种时时处处想着别人,所以别人都照顾芒种的生意。芒种就这样忙了起来,每日走街串巷,大声呟喝,芒种已不再为土地所束缚,他从土地中走了出来,他觉得单纯的依靠土地无法改变现状。他看到身边一些种了一辈子地的村民,累完了腰却改变不了命运,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收粮食再卖粮食对芒种来说是一个创举,放在以前他想都不敢想,现在他做了,努为做了,他不管能不能做好,只要去做了就是迈出了第一步,这很重要,很多事难就难在第一步。一旦迈出了第一步,就有了第二步。芒种想明白了,只有从土地中走出来,才能改变命运。芒种比以前更忙了,干劲儿更足了,因为他看到了希望,他想做一hI新型的农民,而不是那种就会种地的农民。

    现在,芒种不光收玉米棒子还收麦子,另外也收棉花,在小石村芒种是第一个捣腾粮食的人,村民都在看这个事,他们不太理解芒种的这种行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土里刨食的生活,这种生活他们已经过惯了,所以就不想着改变了。芒种和他们不一样,他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因为翠花还等着芒种把他娶回家呢,不改变家里的状况,翠花是娶不回来的。正是由这个信念支撑,芒种是那么努力!很多时候一个人有了明确目标后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芒种那么努力就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他要尽快把翠花娶回家。翠花的家境耍比芒种家里好,翠花的父亲也是想让翠花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他不想让女儿将来受苦,他也希望自己的闺女将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所以这门亲事一直拖着,翠花喜欢芒种,她的父亲也知道,可他也是真心希望芒种有点儿出息,芒种家里也真的是很穷!所以芒种明白,翠花父亲不答应这门亲事是因为自己家里太穷了,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呢,所以芒种不怪罪她的父亲,他只有努力改变现状才是唯一出路,而改变现状就要付出行动,行动是改变现状的重要前提,改变想法改变观念,走别人不曾走过的道路才有改变自己改变现状的希望。

    为了屯积粮食,芒种用了两个空屋子做粮仓,反正也不住人,每天收来的粮食都存在那两个空屋子里,屯满之后再找一个合适的时候卖出去,所以这个时候芒种很关心市场上粮价格的变动,因为他要在最高点户卖出以赚取最大的利润。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芒种发现有的村民也动起这个念头,现在小石村已经有三四户人家收粮食了,所以芒种的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有竞争了,人就是这样看到别人赚钱就会跟着做,当很多人都在做得时候,这个生意就不好做了。芒种就想这样下去不行,得想想别的门路,干点别的。但一时又没有个头绪。通过捣腾粮食芒种赚了不少钱,他想着应该把房子盖一盖了,芒种有一个闲地方,有一亩大,盖一个院子应该不错,是到盖房子的时候了,只有房子盖好了才能把翠花娶回家。说干就干,盖房子可不是小事,在村里盖房子可是头等大事,芒种决定了,盖!先买砖买料,然后联系盖房班子,再找几个帮忙的就可以开工了。

    盖房子要先挖夯壕,芒种在村里人缘好,这个活是很好做的,大家都乐意给芒种帮忙,很快这个活儿就做好了,然后就是找盖房班了。盖房班就是专门给别人盖房子的建筑队,由十几个人组成,芒种很快就联系好了建筑队,开工了,小石村盖得都是平房,大多都是六大间,芒种的这片空地在村外,有一亩来地,盖起来很方正的,芒种要盖一个院子,所以北屋和西屋都要盖起来,还有院墙和门楼,盖下来要花很多钱,芒种不怕花钱,因为他有钱了,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芒种了,现在的芒种财大气粗了。没用多少天芒种的房子就盖好了,经过一番装修,就可次搬进去住了,村里的人都知道芒种有钱了,盖的房子也是全村最大最漂亮的,让人眼红啊。芒种和父亲商量搬家事宜,可他父亲不想搬,在老房子住惯了,怕搬到新家睡不着。不管芒种怎么做工作,父亲就是不同意,没办法,芒种只好自己搬了过去,一个人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太宽敬了。芒种不由得想起了翠花,啥时候翠花能成为这个家的女主人。芒种心里没底,他已经很长时间没见着翠花了,也不知道她现在好不好,芒种决定找个时间和翠花见个面,啥时候去呢还没想好,他心里一直挂念着翠花。

    现在芒种已经是村里的名人了,大人孩子都知道。翠花当然也知道了,她那么关心芒种,芒种就是她的希望,只不过她的父亲总不同意这门亲事,她在心里早就答应芒种了,因为她太了解芒种了,正直,善良,勤奋,脑瓜活。这样的男人去哪儿找啊,翠花可舍不得让给别人,她可要牢牢的抓住芒种,她也知道芒种离不开她。其实芒种的父亲也一直在观察着芒种,芒种的每一次进步他也很开心,这不芒种买拖拉机了他也听说了,心说这小子还真行。最近芒种又盖了那么大一个院子,那么大的房子,他都看见了,他还亲自去看过一次,真豪华啊,想想翠花将成为这个院子的主人,心里就美滋滋的。他觉得翠花没有看错人,眼光还不错,他就这一个宝贝闺女,他真的不希望她将来受苦,其实翠花也理解父亲,这事急不得,等吧,时间会证明一切的,芒种身上的变化她是看在眼里的,这小伙子太能干了,他总能走在别人的前面,他的脑瓜很活络,考虑问题很全面也很独到,他总能想出别人想不到的点子,当别人明白过来时候他已经做好了。芒种就是小石村的领头雁,别人都跟在他的后面。

    闲下来的时候芒种还是会到地里转上一圈,不过这个时候他不光是欣赏田里的美景,更多的是寻找新的灵感,他不想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民,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一头扎在地里,每天忙忙禄禄不是他想过的日子,他要彻底改变自己,还要带领小石村发生改变。想着想着,芒种内心异常激动,觉得浑身上下都是力量。小石村贫穷,落后,交通不便,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劳作生活,这里与外界几乎没有什么联系,这样的环境使这里的人的思想也闭塞了,从来不会想一想外面世界的样子,他们觉得土地就是一切,土地承载着他们所有的希望,可他们又不想改变他们的观念,一辈一辈沿袭传统的种地模式,这样下去怎么可能有出路。种了收,收了种,每年重复,美好的日子都在简单的重复中度过了。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庄稼地,芒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向前奔跑,它们都是自己的兵,种了这么多年的地,芒种突然意识到不能做土地的奴隶,而要做土地的主人,自己的命运和土地紧密相连,改变命运就要改变土地,在土地上做文章是一个出路,怎样让土地为自己服务这是应该考虑的问题,芒种在种地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模式,很多人都在向他学习,他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芒种已经转变为一个思考型的农民了,善于思考,善于学习是芒种不断成长的主要原因,芒种不光是单纯的种地,他还一直在思考种地的出路。种地的出路在哪里,芒种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单纯的种地模式已经很落后了,芒种不想落在后面,他要用自己的头脑加上行动改变命运,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捣腾粮食对芒种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做到了,还做得那么有声有色,虽然这个转变有点儿困难,但芒种做到了。芒种不光捣腾麦子,玉米棒子,还有棉花,凡是能捣腾的他都捣腾,只要能赚钱就行,收粮食然后存粮食再出售粮食,芒种从种尝到了很多甜头,很多村民也慕名而来向芒种求取经验,芒种的转变促使很多村民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他们正把主要精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尽管他们是那么的不舍,因为他们和土地已经有感情了,惟有种地,在地里闹腾他们心里才会感到踏实,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没有了土地他们真的很不适应。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土地是最重要的,可现在不同了,他们居然会捣腾粮食了,这是以前不敢想家的,以前习惯了种地收粮,在他们的意识里粮食是土里长出来的,是用来满足口腹之欲的,能填饱肚子就行了。可现在他们发现粮食不光是用来吃的,还可以用来赚钱。

    三里五乡的人都知道小石村有一个能人,靠捣腾粮食发了家,还带动了一批人也加入到了收粮食的队伍中来,附近村庄收粮食的不用问都是小石村的,可以说附近村庄的粮食都汇集到小石村了,小石村也出名了,芒种的名气是越来越大,说起芒种家都会翘起大姆指,能人啊。芒种率先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家里添置了播种机,这在别人眼里都是非常希罕的东西,有了播种机,种几亩地是很轻松的事,以前主要靠人力来完成,那是很笨拙很原始的种地方式。有一种叫耧的播种工具是农村常用的,芒种以前用的就是那种播种工具,很费人力也很耗时间,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难度较大,现在这种播种机就很省事省力,拖拉机带动播种机播种又快又好又省力。小石村大多数村民播种都要用芒种,每到播种时节,芒种就忙得手脚不着地力,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在地里解决,芒种的老父亲是专门送饭的,做好后勤工作就行了,看到儿子这么有出息,芒种的父亲很是开心,以前家里穷,芒种没少受苦,从小芒种就很懂事,除了不爱上学,芒种什么都好,尤其对土地很亲,特别喜欢干活,喜欢种地。从小就和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土地有一种亲切感,他深爱着脚下的土地。一直以来不曾改变,这也可能是大多数农民共同的感受,长年在土地里劳作,日久生情吧。

    每到冬季,都是闲时候,麦子种到地里了,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眠才能醒来。农闲时,大多数的村民会选择娱乐安度冬天,比如打打麻将,几个人凑到一起喝个小酒享受美好生活了。这个时候芒种就忙起来了。一是检修机器,看看是否缺油,各零部件是否松动,他要认真的把拖拉机检修一番,芒种现在可是这方面的专家,因为他爱学习,可不是什么别人教的,完全是自学成才。当别人喝着小酒打着麻将享受生活的时候,芒种在以另一种方式享受生活,他在和自己心受的机器亲密接触,因为芒种知道每年的检修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明年的农活能否顺利完成,如果没有年前的检修,来年干活就很容易出问题了,芒种是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二是芒种会利用农闲的时候尤其是冬天给自己充电,他会到城里去买一些种地方面的农业方面的的书,回家学习,学过之后芒种就会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别看芒种识字不多,可他特别爱学习,在家里准备了一本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所以芒种认的字越来越多。芒种知道自己学历底,要学习才能进步,通过自学芒种的知识储备已经很丰富了。后来芒种干脆订阅了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刊物,这样定期就会有邮递员送货上门,方便了很多,芒种读得书也更多了。

    在芒种的带动下,村里有很多人也加入到了这个学习的队伍中来了,通过学习,他们种地的技能提高了很多,粮食的产量也大大提高了。芒种成了他们种地的师傅,在种地方面谁遇前不能解决的问题都会来请教芒种,芒种都会热心的帮助解决。为此对村长还找芒种商量,希望他成立一个学习班,可以收费,培养一批知识型的村民,芒种说考虑考虑。他也希望小石村尽快富裕起来,他要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而唯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不去学习什么都不会改变。芒种就是榜样,小石村的人都在向他学习,因为芒种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曾经的芒种穷小子一个,家里穷得啥都没有,父亲的岁数也大了,大家都认为芒种也就那样了,像其它人一样默默无闻的在小石村度过一辈了。可现在看来,他们都看走了眼,芒种一步步在变化着,家里的光景一天比一天好,把很多人都落在了后面。一个人一旦在思想上寻求变化,并付诸行动,那么进步就是必然的了,芒种把二者完美的结合了起来,实现了自我的巨大变化,简直就是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相信知识的人是不会变化的,也是不会进步的,实践会证明一切!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