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乡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二伯说:“对呀。春河知道你回来后非常的高兴,他说你这么多年在外面上学,学校里也比较地苦,他要改善一下你的生活。”

    匡春山好奇地问:“他怎么帮我改善啊?”

    二伯有点自毫地说:“春山啊,你不知道吧,春河这几年学了一套取鱼摸虾的本领,只要他出去定能有鱼有虾回来,他说,我们村四周都是河流,只要河里有的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没有他逮不到的。”

    匡春山说:“他有这么大的本事?”

    二伯说:“春河早就有这打算了,等你回来一定要请你吃顿荤。”

    匡春山问:“春河现在在哪呢?我已有一段时间没见到他了。”

    二伯又吸了一口烟说:“现在啊,不知他在哪条河里捉鱼呢。”

    匡春河是二伯的儿子,与春山是堂兄弟,两个人从小一块长大。匡春河上到小学五年级时就不愿再上学了,他说看到方块字就头疼,看到算术题头就发晕,五年的村小上下来,识不了几个字,只能算十以内的算术。再加之家里困难,春山二伯当时想,你不愿上就不上吧,早点回家务农也能减少家里的负担。可是,匡春河虽然学习没有兴趣,但对村前屋后的每条河流却非常有兴趣,他的眼睛好像有特异功能,一看到水面有什么变化,就能知道水里是否有鱼,他用个破网或自制个鱼杆,鱼钩就能把鱼钓上来,给家里餐桌上增加点荤味。那时侯的乡村小河里真是天蓝蓝,水莹莹,白云在蓝天,水中也能印出白云,并且河里的水产品比较多,只是那时捕的人少,捕的技术差,所以,河里鱼虾越过越大,越过越多。

    几年下来,匡春河对这些河是非常的熟悉,哪条河有多深,哪条河有几个弯口,哪条河哪儿有棵大树,哪条河哪儿下面有个大深塘,哪条河下面有水草等等,他都能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就像是河水抽干了给他看过似的。

    匡春河每次下河捕鱼或钓鱼,他的这些密秘从来是不吿诉人的,只有自己心中有数,他每次都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地进行,他出去一圈一转,只要有两个钟点的功夫看不到他,过一会儿准会在村里看到他拎着网,提着鱼回家。也曾有人问他怎么捕鱼的,他都是说,碰巧碰到的。还有些人与他套近呼,想跟他一起去,他说现在河里没鱼,就是不带人家去。还有人就暗中盯梢他,奇怪地是他能捕到,而其他人就是捕不到,村里很多人想不通,他也不说,他家的饭桌上时不时地照样飘着鱼的腥味,久而久之,人们都放弃了捕鱼的念头,只有匡春河捕,匡春河成了独家经营,这些河里的鱼就好像是匡春河养的。

    二伯吸完一锅烟,在田埂上敲敲烟锅说:“春山啊,干不动就歇歇,不要做伤了,做伤了可是一世的患啊。”

    匡春山说:“二伯,我知道。”

    二伯说:“你晚上一定要到我家来,这可是春河的一片心啊。”

    4

    呼拉呼拉的喝粥的声音停止了,男劳力们嘴角一抹,来不及揩把汗,便又操起扁担挑起麦把了。一旦挑起来,田里的麦子不割完,不挑完是不会回家的,所以说麦子一黄,农民就要起早贪黑,农民有经验,这挑麦割麦歇不得,一停下来就觉得浑身发酸发痛,再想挑,再想割就难了。有许多人家在收麦的时侯都是一日三餐在田头吃。

    匡春山是干一会儿歇一会儿,做做停停。一个上午下来,他的脸晒红了。膀子也晒红了,自己的力气几乎被麦把耗尽了。早上来到田野时还是麦浪翻滚,可是现在呢,便波澜不惊了,割下的麦子一字儿排开,只留下了一排排有序的麦茬儿,整个田野能闻到一片麦草的香味,这时田野里又多了一片的号子声,粗旷、有力、浑厚,与麦场一堆堆麦堆相配,构成了田园交响曲。

    干到下午,匡春山实在是干不动了。匡春香对他说:“你先回去做晚饭吧,不要硬撑了。”

    匡春山拖着四肢无力的身体往家跑。他走上河堤,河堤上长着杨柳,所有的枝条都垂着,微风吹来,轻盈地飘动着,就像少女的秀发。长袖起舞,大地便立即丰富起来。匡春山看到一个放牛娃,身着红兜儿,吹响了悠扬的笛声,仰望蓝天,蝴蝶、蜻蜒在天空飞舞,太阳已到了西山的山顶,也有些人家开始烧晚饭了,真是“含烟若雾每

    依依,万绪千条佛落晖。”袅袅炊烟升起。

    河里,柳树的枝头触动水面,平静的水面荡起微微的波浪,一群鸭子游来,还有几个小孩扑嗵扑嗵在河里游泳,欢乐得像鱼儿穿梭。

    如此优美的田园风光,匡春山无遐顾及,心里沉沉的,生活的困苦,艰难怎么还有这份闲情逸致,大自然的美境只能静静的躺着。行走在河堤上,看着金黄的麦田,看着农民们挥镰割麦,挑把,他想到了白居易的一首诗“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此时他好像自己与一千二百多年前的白居易有着同感。当时,白居易是看着收麦的农民忙碌辛苦劳作的身影,想着农民艰难的岁月,连出生于官宦之家的香山居士,也不免生出了同情和感慨,是啊,农民从古代开始就一代一代在田里劳动,耕种,为什么如此地辛苦劳动,而生活却得不到提高。

    到家后,匡春山先跳到屋前的河里洗了凉水澡,身上凉爽多了。而后,他淘米煮粥,坐在灶堂前点火烧麦草。随着灶堂里的火的大小,火光印照在他的脸上也一明一暗的,他一边往灶堂里垫草一边思考着,想着。自己上了十来年学,连累了姐姐,姐姐到现在大字不识一个,过早地承担着家庭的重担,默默地忍着,甚至自己的婚期都推迟了,却没有一句怨言,妹妹也是为让自己读完高中,只上到五年级就缀学了,其实妹妹是聪明好学的,在班里的成绩一直排在前列,可自己又能给她们带来什么呢?到现在她俩还在烈日下劳作,自己却回来了,就好像是战场上的逃兵一样。唉——,这个学有什么上头,有什么意义呢?上学的人到不如不上学的人,如果自己不上学,现在挑几个麦把还能腰酸腿疼吗?累得如此狼狈吗?还有春河哥也没有文化,却活得有滋有味,最起码能为家庭作点贡献,能为家人的餐桌上增加点荤菜、腥味,这是多么地不容易啊,自己有什么鸟用?还要别人养活,还要姐姐、妹妹照顾……

    匡春山又朝灶堂里垫了一把草,灶堂里的火又大了,火光又照亮了匡春山的脸庞。他想,春河哥今天请我吃晚饭,一是春河哥有出息有能力,二是自己与春河哥情同手足,是一个老祖宗的两个根,三是说明春河哥有情有义。春河哥啊,你真有本领,什么时侯我也能像你一样就好了,你这套本领是从哪儿学来的?

    匡春山向灶堂里垫草,又叹了一声“唉——”自己难道只配住在灶堂前烧火煮饭吗?突然不知是哪根神精触动了匡春山的灵感,春河没靠任何人,都是自己干出来的,自己摸索出来的,我为什么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非要死种田呢?家里人为我付出这么多,我也要为家里作点贡献,哪怕一点点也行,免得让人看不起。

    锅盖突然被锅内的水蒸气顶开,灶台上冒着浓浓的热气。匡春山连忙将灶堂内的余火熄灭,站起来跑到锅台上,揭开锅盖,放掉了一部分蒸气。粥煮好了。

    粥煮好后,匡春山又把两只热水瓶烧满了热水,锅里也烧了一锅热水焐着,由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回家洗个热水澡。

    匡春山把屋前空地认真的清扫了一遍,提了几桶水,将空地洒了个透,顿感温度下降,有一种凉意。他将小桌在空地上放好,用盆盛了满满的粥端到小桌上,他看着盆里的热粥渐渐凉下来后,拿了锅盖盖着。

    匡春山又将两扇门板卸下来扛到河边洗了一下,自己又顺便在河里扎了几个猛子,用毛巾擦擦身子,就算洗过澡了。将门板用两个长凳搁好,就成了床了,晚上好纳凉睡觉。

    忙完这一切,爸爸、妈妈、姐姐、妹妹都回来了。

    匡春山对大家说:“先洗澡,先洗澡,有热水,都在锅里呢。”

    匡春香说:“妈,春红你俩先进屋去洗吧。我把黄瓜腌一下,由吃晚饭。”

    匡春山问:“姐,哪儿的黄瓜?”

    匡春香说:“是摘的邻居家的。邻居家的姑娘同我是好朋友。”

    匡春山说:“姐,我来腌吧,你也去洗澡,洗过澡就清爽了。”

    匡春香说:“我来腌。屋里木桶只能一个人洗,等妈、春红洗好了我再洗不迟。”

    匡春山说:“姐,你做了一天活,累了,还是我来吧。”

    匡春香说:“不累,我习惯了。”匡春香双眼看着匡春山说:“你看你才做了一天,脸就晒得通红的,你就歇歇吧。”

    正说着,匡春河走进来了,他甜甜先朝匡宝根叫了声:“叔。”而后,跑到匡春山跟前笑嬉嬉地喊了声:“春山。”又朝春香打了个招呼。

    匡春香说:“春河哥,你来得正好,陪春山吃晚饭。”

    匡春河说:“不了,春香。我是来请春山到我家去吃晚饭的。”

    匡宝根说:“不客气了,这里都做好了,还是在这里吃吧。”

    匡春河说:“不了,叔,我侅今天忙了一天,就是专门为招待春山的。叔,你也一起去吧。”

    匡宝根说:“我就不去了,春山刚回来,你们兄弟俩就好好谈谈吧。要带着春山啊。”

    匡春河说:“放心吧,叔。”

    匡春山由于有了思想准备,再说他自己知道,确实有许多东西要向春河哥请教。于是没有推迟就跟着匡春河往外跑。

    匡春香在身后叮嘱:“吃过晚饭早点回来,不要再跑出一身汗。”

    匡春山答应着:“嗯呐,嗯呐。”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